figshare
Browse

《意识的理论》(Theory of Consciousness)

Download (1.27 MB)
preprint
posted on 2024-10-13, 18:11 authored by H PH P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consciousness phenomen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essence of consciousness,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onscious subjective content understanding and the essence of conscious intelligenc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consciousness,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ubject angle, and points out that consciousness is the content change of subject angle,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entity one by one. Then, through concrete examples, such as animal conscious neural network, this paper expounds in detail how consciousness is related to the main structure,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objective world.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conscious intelligence, and points out that conscious intelligence is a model in which multi-cells cooperate with the whole to record natural change data and form a data structure model, so that changes can be predicted in advance to avoid disadvantages through data structure model reasoning.

本文从意识本质、显意识主观内容理解系统分析以及意识智能的本质三个方面对意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本文探讨意识的本质,提出主体角度理论框架,指出意识是主体角度出现的内容变化,这种内容变化与实体的结构变化一一对应。然后,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如动物显意识神经网络,详细阐述了意识是如何与主体结构、神经网络结构以及客观世界相互关联的。最后,本文对意识智能的本质进行探讨,指出意识智能是多细胞协同整体反馈记录自然变化数据并且形成数据结构模型,从而可以通过数据结构模型推理提前预测变化趋利避害的模式。


《主体角度理论》(Subject Angle Theory)

1. 主体角度是什么

在无限维度的本体系统内,每个相互作用的实体,都有特定唯一的主体角度。主体角度的内容变化跟实体的结构变化一一对应。一些复杂的实体,其内部结构变化可以对外界相互作用进行部分对应的反应。实体结构的变化,在其主体角度上的对应变化形式就是其主观内容。即使存在能对其变化进行感应观察的第三方实体,第三方实体角度上的变化和在该实体结构的主体角度的变化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In an infinite dimensional ontology system, each interactive entity has a specific and unique subject angle. The content change of the subject angle corresponds to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the entity one by one. The change of internal structure of some complex entities can partially respond to external interaction. The change of entity structure,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form in its subject angle is its subjective content. Even if a third-party entity can observe its change through induction, the angle change of the third-party entity and the main angle change of the entity structure cannot be exactly the same.

2. 主体角度的唯一真实性

主体角度的变化是对这个主体来说唯一真实的存在。两个实体在相互作用中,一个实体的主观角度来看,外界从空无产生了存在内容。这个过程中主体只能改变自身结构,主体角度的内容也是和自身结构变化一一对应。如果这个实体具有的内部结构可以对外界变化进行特征识别实现部分对应,那么其主观角度的存在内容就可以模拟相互作用中外界对其产生作用的事物。在具有显意识的动物中,这个主体角度的变化就是显意识。

主体角度内容和所谓的第三方客观角度内容不同,因为第三方客观角度是抽象出来的一种对真实实体的抽象模拟形象,并不是真实实体的绝对客观形象,每个真实实体都具有无限多的角度形象,所以相当于是无形的。

主体角度内容是实体能感应到的唯一真实存在,只是其客观对应的是自身的结构,如果模拟外界事物那就不是客观的了。

3. 主体角度的非空间性

所谓的客观空间只是一种对外部世界的抽象模型中的基础理解框架。这种世界抽象模型具有日常实践有效性,因此被认为是真实的。但是,主体角度对外界的一切内容都是模拟的,主体角度只代表自身的感觉。

一些复杂的实体,通过视觉和触觉这种相互作用方式,根据长期互动积累的经验将自身感受状态映射为外界事物形象,以此形成所谓的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所具有的空间性,来自于思维对变化视觉景象和触觉变化存在一致性的抽象,这种抽象模型通过三个空间维度来解释外界变化,在一般的互动中非常有效,所以就被当做是真相。

一切所谓的世界模型都是基于主体角度,对真实的无限维度本体进行模拟,所得到内容都是不真实的。主体角度只能对应自身变化,外界世界都是对变化建立的世界模型。


《意识的理论》(Theory of Consciousness)

1.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主体角度出现的内容变化。意识一般是指动物的显意识。动物的整体神经网络的主体角度内容变化可能包含动物显意识和显意识未统一整合的其他意识。其他意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动物的意识,只是动物部分神经网络的主体角度的内容变化。

2. 显意识的本质

在具有显意识的动物中,显意识所对应的神经网络作为一个实体,这个实体自身的主体角度的内容变化就是显意识。这个神经网络可以对外界变化进行特征识别实现部分对应,其主体角度的内容就可以模拟相互作用中外界对其产生作用的事物。

3. 显意识的世界模型

显意识是神经网络的主体角度的内容变化,跟主体结构变化一一对应,也就是跟神经网络结构的结构变化对应。这种神经网络包含视觉网络和触觉网络,这些网络可以与外界事物的部分特征对应,也就是可以部分模拟外界事物变化,从而建立抽象世界模型。这个世界模型可以形成空间概念来更好的对外界变化模拟,其实是有利于更好的调节自身状态变化适应外界变化。

客观世界这个概念也是因为感觉变化经常出现的固定特征抽象出事物概念,整体变化形成框架,也就是世界模型,这样就形成了理解中的客观世界。

4. 显意识的形成过程

显意识是感觉网络中部分感觉结构在整体结构变化中保持相对不变持续激活,就相当于背景中的前景,就会激活特征识别网络,特征识别网络会关联激活情绪网络,这些网络形成相互正向促进就形成了这一瞬间的最大激活的复合感觉网络结构,最大激活结构会激活概念合成网络,概念合成网络在时间上持续激活就会按照时序激活体验网络。

这个体验网络会不断变化,不断变化的体验网络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关联激活了最大的复合感觉网络结构。因此,体验网络每个瞬间也就是神经网络的最大激活结构。

体验网络持续变化,在主体角度上,也就是持续变化中最清晰的内容。这个最清晰的内容就是显意识内容,也就是主观心理活动。

5. 显意识的形式结构

显意识是全部感觉根据激活程度进行统合形成整体清晰度分布的图景,并且作为整体按感觉清晰度来激活反应网络。整体显意识神经网络激活的物理结构是显意识,这个物理结构在主观角度的清晰度分布图就是显意识。


History

Usage metrics

    Licence

    Exports

    RefWorks
    BibTeX
    Ref. manager
    Endnote
    DataCite
    NLM
    DC